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热搜: 活动 交友 discuz
查看: 47|回复: 0

[揭西县(Jiexi County)] 张介萍

[复制链接]

0

主题

0

回帖

18

积分

管理员

积分
18
发表于 2025-2-8 20:10:51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
张介萍(1920~1948年),乳名划一,本县河婆镇北坑村人。因其父在河婆镇开杂货店、米店,迁居河婆镇。

张介萍小学毕业后读了半年专修科,便到河婆大华小学任教。他喜爱文娱活动,尤其酷爱木刻。

1937年“七·七”卢沟桥事变后,张介萍和河婆的进步教师一道,参加了“青抗会”、“教抗会”,利用其“四科教员”特长,参与创建《零星白话剧社》和《黎明剧社》,到群众中教唱《义勇军进行曲》、《大刀进行曲》。他还组织文艺宣传队,翻山越岭,走遍山寨,开展抗日宣传。

1940年,爱国民主人士张仿舟校长聘请他到石肚振文小学教书,他常与青年学生一道上街演剧,动员群众募捐,支援抗日前线。

1942年“南委事件”后,张介萍得知地下党员曾佩恭、曾木泉、陈虹等在龙文小学教书,便到该校任教,接受党组织的教育,积极参加抗日宣传活动。

1945年8月,日军投降,张介萍在东江地下党组织培养教育下,参加了中国共产党,并成立了“金山支部”,任支部书记。从此,他更加积极投身革命斗争,经常深夜穿山越岭,递送情报,往返于五云、河婆之间。

1947年,东-统在河婆的党员划归韩江领导,张介萍负责原东江党员及河婆中学地下党员的组织联络工作,并积极在当地发展党员,壮大了党的组织。1948年,成立河婆新区委,他负责组织和宣传工作。

1948年夏,张介萍参加潮汕人民抗征队。为了扩大革命活动范围,抗征队决定到上砂开辟游击新区。党组织指派张介萍、刘当负责组织上砂武工队(11人)。8月27日,张介萍等从良田出发,翌日到达上砂径背村祠堂。不料当天傍晚,武工队驻地被敌人包围。武工队寡不敌众,无法突围,均遭逮捕。29日上午,残暴的敌人用铁丝穿过张介萍等人的双掌,押到上砂圩游街。但他大义凛然,视死如归,一路向群众宣传革命道理,揭露敌人的罪行;一路高唱《国际歌》,高呼“打倒国民党反动派”、“中国共产党万岁”等口号。当天下午,张介萍等武工队员被押上牛牯溜顶,被推下悬崖深渊,壮烈牺牲。这就是骇人听闻的“七·二四”上砂事件。

解放后,人民政府在河婆象山建起了烈士纪念亭,亭前建一座大型的烈士纪念墓,墓碑正中镌刻着“一九四八·七·二四上砂殉难烈士墓”,两旁是张介萍等十位烈士的芳名。

北坑村 河婆街道北坑村地处河婆街道北部山区,距离县城4.5公里。北坑下辖有坑尾、上楼、新兴楼、老寨、居子安、永岭、对门岭、禾坪岗8个自然村。全村现有848户3188人,有耕地1836亩。村民主要靠耕种、外出打工与经商为主。北坑有党支部书记1名,村委会共有4名村干部,现有党员50名。村集体经济收入2.8万元年,人平均收入为4757元年。…… 详细++
  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Discuz! X

GMT+8, 2025-5-13 12:11 , Processed in 0.073948 second(s), 19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5

© 2001-2025 Discuz! Team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