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热搜: 活动 交友 discuz
查看: 24|回复: 0

[惠来县(Huilai County)] 蔡陈升

[复制链接]

0

主题

0

回帖

18

积分

管理员

积分
18
发表于 2025-2-6 15:45:03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
  蔡陈升(1923~1981),原姓陈名升,1956年入赘岐石镇坑仔村蔡家,故名蔡陈升。岐石镇岐石村人。
  清代有一少林和尚,法号传龙,住于圆通寺(今属普宁县。庵主为岐石陈氏),与陈升之先祖素有往来。他擅长骨科医术,就把骨科疗法及药物秘方,传授给陈升的祖叔,后再传至陈升,医名渐著。
  陈升以家传理伤手法为基础,逐步补充完善。他爱好武术,用武术中的招式和生产劳动中的各种姿势,巧妙揉合,自创独特的正骨手法,提高临床疗效。有一次,他在田间劳动,见一农民肩关骨脱位,就用牛颈担为其复位。有一伤者小腿骨折,隔了一段时间,骨已畸形愈合,请他治疗。他竞乘其不备,在伤处踩他一脚,使骨再折断,然后治疗,终于正骨。
  新中国建立后,他参加岐石医疗站,专骨科。在此期间,他亲自上山采药,并研制出药酒、药醋、药膏,用作外用药物。对固定骨折,改用竹片作夹板,效果很好,也便于X光检查。其子继承其法,广为应用。
  陈升对病号,不论贫富,都一视同仁。贫苦人民就医,他不但没有计较疗金,有的还免费给药。在他临终的1个月前,尽管身体虚弱,仍坚持为一五保户老人整复股骨。他告戒儿子:“施法如迎敌,调药如调兵;我的医术来于民间,应为民间造福。"
  蔡陈升于1981年病逝,终年59岁。去世后,其子蔡炎丁、蔡天金等继承父业,并发扬光大,医名远传。除惠来县外,海丰、陆丰及潮汕各地求医者甚多,港澳同胞闻名来就医者有之。 1987年创坑仔骨伤科诊所,提高服务质量。诊所设有病床24张,接待外地及重伤者住所治诊。有时病床不够,还腾出住屋或走廊、厅,供病号宿用,得到人家的称赞。

  岐石村 岐石村:岐石村为镇政府驻地,置村于北宋仁宗景佑元年{1034年},省道内隆线经过本境,人口21300人,地域面积为全镇各村最大,东与华清村乌石村接界,南至陆丰甲东石清之双担,西至鳌江镇东岱村接界,北至黄花採蜜,包括打石山脉整片,双梅山,白石仔山等,公元1959年11月成立东埔农场,东埔农场借用岐石村之打石山整片土地建立东埔农场{至今打石山整片土地还没…… 详细++
  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Discuz! X

GMT+8, 2025-5-13 11:39 , Processed in 0.055316 second(s), 19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5

© 2001-2025 Discuz! Team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