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热搜: 活动 交友 discuz
查看: 51|回复: 0

[阳新县(Yangxin County)] 李家高

[复制链接]

0

主题

0

回帖

18

积分

管理员

积分
18
发表于 2025-2-7 17:51:39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
李家高,男,汉族,湖北黄石市阳新县人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阳新采茶戏的传承人,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,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会员,阳新县音乐家协会名誉主席。国家一级作曲。

一位省的专家曾说:“要了解阳新,不能不听采茶戏;要了解阳新采茶戏,不能不谈李家高。”儿时的他,受汉剧影响,对艺术非常热爱。读初中时就自学二胡,并参加学生演出的京剧《打渔杀家》的打击乐伴奏。

1955年被保送到黄冈师范学校读书,并首次为小歌剧《海上渔歌》作曲。

1958年4月,他分配到阳新工作。在太子中学任教期间,由他创作导排的《打麻之歌》荣获黄冈地区农村业余汇演一等奖;1960年调阳新一中任教,整理改编民歌《接妹看爷娘》等,同时主演并辅导学生演出大型歌剧《洪湖赤卫队》,受到好评。1963年,李家高调入阳新社教文艺宣传队工作,创作的《邢希刚家史》和《插田锣鼓》曲艺、音乐节目,再次获黄冈地区农业业余汇演一等奖。从1965年开始从事挖掘、整理、研究阳新采茶戏传统音乐,并首次为现代戏《新媳妇》作曲。因表现出色,于1965年正式调入采茶剧团从事专业作曲。从此,他一头攫进了采茶戏里。40年来,作为剧团主要创始人的他,曾为剧团上演的70多台剧目作曲。其中1974年作曲的现代折子戏《平原作战》第三场,在湖北省文艺调演中受到好评。

他在传统戏《借妻》作曲中,大胆引进武宁声腔,改编创造了一种新声腔-——“慢四平”。从而使该剧久演不衰,并发展成为阳新采茶戏的主要声腔之一。

与此同时,他与人合作,出版了《中国戏曲音乐集成.湖北卷.阳新采茶戏音乐篇》。

他于1998年退休,但创作热情不减,先后创作了近百首歌曲,如《小小阳新》、《修路》、《人民公仆张体学》、《点点滴滴》、《我爱故乡的红杜娟》等。其中儿歌《希望的小船》,2003年被湖南卫视台采录播放;2004年,在湖北省第九届“楚天群星杯”评选中,荣获少儿组铜奖。

2004年1月春节前,积极策划与人合作创作了音乐剧《青铜恋歌》剧本。随后,他又策划与人合作创作了大型组歌《希望的小船》。
  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Discuz! X

GMT+8, 2025-5-13 11:30 , Processed in 0.073961 second(s), 19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5

© 2001-2025 Discuz! Team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