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热搜: 活动 交友 discuz
查看: 23|回复: 0

[枞阳县(Zongyang County)] 王静甫

[复制链接]

0

主题

0

回帖

18

积分

管理员

积分
18
发表于 2025-2-8 02:25:31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
王静甫(1874——1954),名惠莲,号藕塘,今老洲镇竹园村人。静甫20岁中秀才,后为塾师6年,得交陈澹然、房秩五、史推恩等名士。清光绪三十二年(1906年),考入安徽省高等学堂。学堂监督为闽人严复,以翻译西学而闻名。在校期间,他深受提倡实业的张謇、译著西学的严复,以及主张维新的梁启超等人的影响,因之加入同盟会。

民国元年(1912年)秋,安徽省政务厅厅长王涤斋致函静甫,请其任太湖县长;静甫复函:“愿将毕生精力,专办农垦,发展桑梓农业……”不愿为官。

老洲镇内,旧有夏大圩、夏小圩等9口小圩,彼此孤立,渠道不通,遇雨即积水成灾。静甫与林辅群、林石岗等倡议,将9口小圩改建为“-圩”,于是发动群众,统一兴修,增高加固圩堤,疏浚沟渠,建筑南北斗门,分别出水于长江及陈瑶湖。从此,9口圩排水大畅,除原有千余亩地确保丰收外,又扩大耕种面积千余亩。贵池三万圩(万生、万成、万宝)原为秋浦河之滩,静甫与钱墨卿等多次前往勘察,反复商讨,决定筑堤圈圩,开渠泄洪,垦荒耕种。民国3年,万生圩圈成,5年圈就万成圩,7年圈好万宝圩。每圈一圩,即召民开垦。三万圩总垦面积1.8万余亩,桐城、庐江来此垦种的百姓达2000余人,解决数千人的生计。

抗战初期,静甫被推为贵池县抗战委员会副主任委员,时年64岁,犹日夜奔走动员群众抗日救亡,抗战胜利后,贵池县成立参议会,各界人士拟推静甫担任参议长;静甫因内战又起,拒绝参加。新中国建立后,他回竹园村安居。1954年8月病逝。著作有《藕塘诗草》、《藕塘联草》各1卷。


  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Discuz! X

GMT+8, 2025-5-13 09:31 , Processed in 0.072046 second(s), 19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5

© 2001-2025 Discuz! Team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