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热搜: 活动 交友 discuz
查看: 27|回复: 0

陈纪滢

[复制链接]

0

主题

0

回帖

18

积分

管理员

积分
18
发表于 2025-2-5 23:53:05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
陈纪滢

20年代后期,曾在哈尔滨《国际协报》主办《蓓营》文艺周刊。"九一八"事变后,离开哈尔滨去关内。抗战期间,在武汉和重庆主编《大公报》副刊。1945年8月,日本投降后,奉命参加国民党接收人员到东北接收,12月26日到达哈尔滨,被任命为文化指导委员会主任。当时曾向国民党哈尔滨市长杨绰庵表示,到哈后先把报纸办起来,并与赴大连接收的赵惜梦相约:"一南一北,办两张理想的报纸,互相呼应,以便施展多年有志新闻事业的抱负,对国家有所献替。"可他理想的报纸,很长时间也没有出版,杨绰庵等得很不耐烦,在一次"总理纪念周!会上,点名批评了他。30多年后,他在台北回忆说,当时到哈后,"从共产党手里分来印刷机器、无线电报机等。偷偷在一个旅馆里请专家收听中央社在重庆的新闻广播,一切大体就绪,专等出版印刷了,局势突变,共产党又包围了哈尔滨,逼着接收人员再度撤退”。他把4个月内未能出版的责任推给了共产党。他在哈尔滨出版了《市民生活》半月刊外,还办了《平报》,这是一张名副其实的"剪刀加浆糊"而成的报纸。但时间不长就停刊了。他于1946年4月中旬,便离开哈尔滨,"循陆路到南京"后去了台湾。生卒不详。

陈姓名人堂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Discuz! X

GMT+8, 2025-5-13 10:19 , Processed in 0.058696 second(s), 19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5

© 2001-2025 Discuz! Team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